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李真 胡玉婷)4月30日,瀘溪縣召開全縣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會上,瀘溪縣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楊志芳以《找準司法服務“小切口” 護航縣域經濟“大發展”》為題,就縣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作經驗交流發言。
瀘溪法院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州委、縣委工作要求,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堅持“前端抓司法理念、中端抓機制創新、末端抓精準服務”,全力護航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2024年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瀘溪法院牽頭負責的“企業退出”和“解決商業糾紛”兩項指標獲評“優秀”等次。
做實審判執行,跑出法護營商“加速度”。全面暢通涉企案件綠色通道,立案環節實行“專窗通辦”,在智慧法院系統標識案件“涉營商環境”,審判管理部門全流程跟蹤監管案件進展。嚴厲打擊侵犯企業和企業家權益犯罪行為,審結強攬工程、圍標串標、盜竊企業財物、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犯罪案件6件,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虛開增值稅發票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案件12件,為金馬、鑫海兩家公司挽回經濟損失505萬元,營造了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推行財產保全告知制度,“告訴、提醒、督促”企業及時行使訴訟權力,實現以保促和、以保促調、以保促執,從源頭上為企業權益實現構筑起一道“防火墻”,審結涉企經營、買賣合同糾紛案件589件。減少執法辦案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干預,尋求矛盾各方互利共贏“最大公約數”,審慎適用查封、凍結、扣押等強制措施,采取“活封”、“活扣”的方式占比超90%。探索引入“執前督促程序”,對10萬元以下的金錢給付、罰金等案件進行執前督促,向義務人發送《執前督促履行通知書》,先行督促當事人主動履行或達成和解協議,讓企業勝訴權益“快兌現”,實現涉企執行案件“簡案快執、難案精執”。57件涉企案件當事人主動履行義務,金額2067.68萬元。
優化惠企服務,搭建法護營商“連心橋”。聚焦企業法治需求,深入開展“送法進企業”、“法企面對面”活動,幫助企業防范化解生產經營法律風險。開展相關活動12場次,走訪企業56家,破解司法難題7個,法企聯動更加順暢,法企關系更加和諧。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助力企業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為企業創新注入法治元素。在攀鋼集團與湖南眾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知識產權糾紛案中,協助最高法院到眾鑫公司開展現場勘驗,助推案件最終得到公正裁決。聚焦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與縣總工會、工商聯、住保中心及金融機構組建行業調解組織4個,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特邀調解員113人,在瀘溪高新區政法“一站式”服務中心設立科技法庭,實現園區糾紛園區辦。4個行業調解組織成功調解勞動爭議、物業服務合同、金融借款糾紛90件,園區科技法庭審結案件87件。
創新工作機制,激發法護營商“新動能”。制定出臺“執破融合”實施方案,組建“執破融合”合議庭,實現執破程序無縫銜接,讓市場主體通過破產清算有序退出市場。審查預破產被執行人企業主體15個,移送“執轉破”案件10件,7家企業依法宣布破產。推動府院聯動實質化運行,會同縣財政局出臺《瀘溪縣企業破產援助資金管理辦法》,縣財政設立援助基金50萬元,為無財產可破的銀暉錳業、湘亞鞋業4家企業依法有序退出市場提供了必要保障。充分發揮“府院聯動”機制的高效協同作用,加快“僵尸企業”出清,通過“司法+行政”方式,妥善處置企業閑置資產,成功司法變賣了湖南銀閣鋁業有限公司閑置抵押土地52畝等資產,并裁定及時交付使用,為縣政府引進優質企業騰出“新空間”。
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瀘溪法院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決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堅持平等保護原則,緊緊圍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履職盡責,充分發揮司法審判職能,持續優化司法服務舉措,做實合法權益平等保護,全方位護航轄區企業行穩致遠,為助推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司法服務和法治保障。
責編:李穎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